唐突的意思(中考傳統文化全解析-敬稱和禮儀用語) |
文章来源:永川市 发布时间:2025-07-04 17:27:11 |
點擊免費訂閱哦 中國是禮儀之邦,禮儀文化曆史悠久。孔子曾說:“不學禮,無以立。”荀子則 說:“人無禮則不生,事無禮則不成,國無禮則不寧。”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出,古人 對禮儀是多麽重視。所謂禮儀,包括“禮”和“儀”兩部分。“禮”就是指禮貌和禮節,“儀”就是指 “儀表” “儀態” “儀式” “儀容”等內容。也就是說,禮儀是禮節和儀式的統稱。就我們個人而言,禮儀反映著一個人的思 想道德水平、文化修養和交際能力;就整個社會而言,禮儀折射出一個國家的社會 文明程度、道德風尚以及國民的整體素質。 禮儀稱謂 禮儀稱謂有尊稱和謙稱之分。根據傳統禮儀,稱他人多用敬稱,稱自己多用謙稱。 稱呼帝王時,一般可用陛下、上、君、天子、萬乘等。對於一般人,則可用公、君、足下、子、先生、夫子、閣下、長者、大人、兄台等等。令尊、尊公、尊大人用來指對方的父親,令堂、太君用來指對方的母親。對方的妻子可以稱為令正,對方妻父可以稱為泰山。古代有黃河為母、泰山為父的說法,泰山還代表著長壽。對方兄弟可以稱為昆仲、昆玉、令兄(弟)。昆,古義為哥哥,仲則是弟弟的意思。昆玉是指昆侖山的美玉,是對對方兄弟的美稱。對方的兒子可以稱為令郎、令嗣、哲嗣、少君、公子,對方的女兒可以稱為千金、玉女、令愛等。在古代,千金一般指富貴人家的女孩,如今使用的範圍更加廣泛了。 謙稱是表示謙虛的自稱。用於自稱的詞有:愚,謙稱自己不聰明;鄙,謙稱自己學識淺薄;敝,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;卑,謙稱自己身份低微;竊,有私下、私自之意,使用它常有冒失、唐突的含義在內;臣,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;仆,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,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。 古代帝王的自謙詞很豐富,有孤、寡人等。寡人,意思是寡德之人。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、末官、小吏、卑職等。讀書人一般把自己稱為小生、晚生、晚學等。如果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,可以用不才、不佞、不肖等詞。 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,常用的謙詞是家、舍。如家父、家母、家兄,舍弟、舍妹、舍侄等。 禮儀用詞 初次見麵時多稱“久仰”,以表達對對方仰慕已久。好久不見時多用“久違”,表示客氣。迎接客人時要說“歡迎”,沒來得及迎接的話要說“失迎”。別人送別自己時,要說“留步”。中途離開時,要用“失陪”。請人原諒,要說“包涵”。請別人指點自己,要說“賜教”。希望人接受自己的禮物,要說“笑納”。請求人幫忙,要說“勞駕”。讚賞別人的見解,要說“高見”。對方的書信稱為“惠書”,贈給別人書畫稱“惠存”。老師尊稱為“恩師”,別人的學生稱為“高足”。 稱自己的文章或書畫作品水平不高叫“塗鴉之作”,指自己的言論淺陋、不成熟叫“當議”,稱自己的作品缺乏深思熟慮為“急就章”,稱純屬個人之見叫“竊聞”“竊思”“竊以為”。續寫別人的著作為“續貂”,歸還別人的東西叫“璧還”,形容別人的言論、教誨使自己獲益匪淺叫“如聆梵音”,感謝別人對自己的關注或者照顧時稱“垂青”,對某一事業或派別的首創者稱“鼻祖”。 最後 中考研究院 jhzhongkao 中考研究院致力於專業中考信息、備考技巧、資料下載和政策解讀的推廣傳播。成立以來已呈現上千篇幹貨知識,數百場直播,線下活動。更有聚集優秀家長、名師專家的中考交流群全麵開放,深受初中小夥伴們的認可和信賴。 加入中考交流群 ▼ 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 |
相关资料 |